糖心Vlog一区二区三区在线

校园新闻

您的位置: 首页 >动态>校园新闻

用平常心对待考试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6-18 14:56:33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亲爱的同学们和家长们,期末阶段不仅是知识积累的检验,更是心理素质的锻炼。不仅同学们要学会合理调适考试焦虑,家长们也要以稳定的情绪,耐心的引导,与孩子共同用平常心对待考试,以下心理调适指南,一起来看看吧!

学生心理调适指南

1.接纳情绪

期末考试阶段,我们可能会产生紧张、焦虑、彷徨和迷惘的负面情绪。如果产生了负面情绪,不要去压抑它,更不必责备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。适度的紧张、焦虑会激发学习动力,而且当你发现这些负面情绪时,它已经开始衰减了。我们可以这样告诉自己:无论我产生什么样的负面情绪,我都能选择积极地正视、关注和体验它,视它为我成长的一部分。情绪没有好坏之分,考试焦虑只是一个信号,提醒我们是时候调整自己的状态了。

 

2.自我减压

复习阶段,如果心情紧张,或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,我们可以先找父母或朋友聊聊天、倾吐烦恼、适当运动,还可以用写日记,把内心的不舒服用文字表达和梳理下来。如果内心憋得难受,可以到心理辅导室,倾诉和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。

 

3.劳逸结合

复习间隙要适当休息,每隔一段时间活动活动身体,欣赏一下窗外的风景,或闭目养神,适度运动也能消除心理疲劳,劳逸结合能够帮助恢复能量,提高复习效率。

 

4.积极暗示

请不要想象一只绿色的大象,读到这句话的时候,你头脑中出现的是什么呢?是不是就是一只绿色大象?所以面对考试,我们在给自己积极暗示时,也请不要加一些否定词,比如我不紧张”“我不害怕,而是用我有信心”“我可以,这样我们头脑中接收到的就是正向激励和积极暗示。

 

5.正视自我

要对考试目的有正确认识。考试的目的是检测自己对知识是否掌握,是对知识查漏补缺的手段。通过考试,了解自我、查找不足,然后进步。简而言之,考试就是找漏洞,促进步。所以,从另一个角度讲,检查出漏洞是一件好事,能够帮助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学习上还需要改进之处,让接下来的学习更有方向感。


家长心理调适指南

1.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

期末来临,在慢性压力下,孩子会释放出很多负面情绪和消极想法,如果他们表达了这些想法,家长首先保持情绪稳定,然后询问孩子具体情况,并理解这些想法可能是孩子在紧张情绪下释放出来的。因此,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,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,通过日常倾听和沟通来理解孩子的表现,用发展、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,客观全面地评价孩子的成长,积极表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,与孩子共同面对压力。

 

2.营造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

家长需要认识到考试只是衡量孩子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,而不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唯一因素。家长要避免向孩子灌输你这次考试一定要如何如何!等想法。这种语言是我们急于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的表现。如果家长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比较焦虑,很可能爆发,建议及时减少自身焦虑,用合理方式把情绪发泄出来,避免简单粗暴地把自身的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,反而是孩子需要耐心陪伴时,帮助孩子理清思路,减少焦虑。

 

3.专注过程,客观看待结果

当孩子因考试焦虑,向我们倾诉时,我们需要告诉孩子避免过度关注成绩,享受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才是最重要的。一旦孩子们把焦点转移到学习过程上,负面情绪对能量的消耗就会减少,但如果我们只把焦点放在成绩上,就相当于向孩子传递了这样的信号:唯有结果才是有意义,成绩好我才能爱你。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和刺激。

 

亲爱的家长们,考试不仅仅是知识的检验,更是心态的考验。让我们一起,用平常心看待考试,以爱与智慧,为孩子们搭建起通往梦想的桥梁。请记得,无论结果如何,你们的陪伴、理解、接纳和共同解决问题,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和鼓励。

 

90a6ef929c5d40959114f9310146cb5a.png

465e15dcd8e946748472f5c02ef6b377.png

87b682af2fda44048b68dd3da976c990.png

24eb9a81e18f4a99ab3833fe5e3bc61f.png
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